中美诗人交流吟诵会
旧金山vs成都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产生了一大批对中国当代诗歌有重要贡献和影响的知名诗人。八十年代中期,四川地区与北京、南京形成诗歌的三个诗歌重镇,著名的诗歌流派“非非”、 “莽汉”就是以成都和西昌的诗人为主,在四川和全国形成了重要的诗歌运动,影响了整个中国当代诗歌。“非非” “莽汉”诗人的作品也一直被国内外评论界所关注。在中国诗歌史上,“非非”、 “莽汉”诗人是绕不开的重要诗歌群落。
与之相近的是美国著名诗歌流派“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BeatGene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这一名称最早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在英语中,形容词“beat”一词有“疲惫”或“潦倒”之意,而克鲁亚克赋予其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节拍”的概念联结在一起。在西方文学领域,“垮掉的一代”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美国文学历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垮掉的一代”对后世的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文化研究学者们看作是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亚文化”。 50年代,“垮掉派”作家们和旧金山地区的作家们有过很多交流,金斯堡、柯尔索、卡萨蒂和克鲁亚克都曾在旧金山暂居。名为“城市之光”的出版社和书店到今天依然名声大噪,被全世界文学爱好者所关注。
这样两个有着相同文学理想的诗歌部落在一起交流切磋,是非常有意思的文学盛事。因此,我们邀请了被称为“后垮掉派”代表诗人的美国旧金山著名诗人、“垮掉一代”硕果仅存的见证者JACK HIRSCHMAN、Aggie及新一代女诗人jamiproctor xu与成都著名诗歌流派“非非” “莽汉”的诗人:李亚伟,李麦,杨黎,吉木狼格,小安,刘涛,还有成都新一代诗人萧瞳,华秋,廖慧,蒋蓝,文迪,六回,秦风,韦源等在白夜和安仁古镇明轩书栈同台吟诵。
2011年8月15日到8月17日,为期3天的中美诗人交流吟诵会在白夜顺利落幕。莅临嘉宾有何多苓,赵毅衡,刘家琨,朱成,徐冰,李中茂,余少镭,曹克非,宁远,曾朴,何千里,吴江涛,大猫,向荣,西门媚,西闪,熊英,汤巧巧,吴策力,马占冬,洪鹄等,以及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成都本土媒体: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成都日报,成都晚报,天府早报等媒体嘉宾。
本次活动的女翻译陈兴说:这是很美妙的3天。女画家吴江涛说:终于让我们又听到这么饱含激情的真切朗诵,这种现场的体会依然动人。
——翟永明 潘黎冰
策划:翟永明 熊燕
主持:潘黎冰
翻译:陈兴 潘路
摄像:马占冬
诗人朗诵诗歌目录:
杰克赫西曼(诗3首)——《小径》《纽约 纽约》《日落之家》
安格妮塔·福尔克(诗4首)——《两只鸟》《幸福本体论》《颤栗的山》《他者》
徐贞敏(诗2首)——《小黑鸟》《亚热带的一月份》
杨黎(诗3首)——组诗《双抠》一首 《阿尔巴尼亚》 《春日》
吉木狼格(诗2首)——《菩萨保佑 》 《现实》
小安(诗3首)——《写诗很简单》 《把身体还给他》 《一种苦》
刘涛(诗2首)——《眼睛》 《向内》
李麦(诗3首)——《伤春逝》《离人》《雪压枝 》
李亚伟(长诗1首)——《我们》
廖慧(诗2首)——《这几天》《不是》
萧瞳(诗2首)——《金口峡》《江南绝句》
蒋蓝(诗2首)——《为时间上釉》《春天的望帝》
六回(诗2首)——《三个女人》 《累,是一种病》
秦风(诗2首)——《微型风暴》《现代鸡蛋》
韦源(诗2首)——《桥》《入夜》
文迪(诗2首)——《致一位远方的朋友》《2011年的第一场大雪》
华秋(诗2首)——《彩虹》《寂静在我周围》
诗歌吟唱
王波——《生命是一种呼吸》悼念已故成都年轻女诗人马雁
嘉宾朗诵
宁远 叶兹的诗 《当你老时》
大猫 王寅的诗《此刻,无需知晓生死》
记录本次活动的以下照片来自作家余少镭和设计师熊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