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白夜最新动态 >> “白夜”北美实验电影展映
“白夜”北美实验电影展映

发布时间:2010-12-5 浏览次数:3635

 
 
“白夜”北美实验电影展映
 
时   间:2010年12月11日晚8点
地   点:成都窄巷子32号院白夜酒吧
主持人:古涛
影像提供:古涛
策划执行:李林森
主     办:成都白夜酒吧 www.baiye98.com
协     办:艺术影像网   
www.ysjdv.com
 
 
导演简介:
TAO GU/ 古涛
古涛于2004至2007年在加拿大电影学院MEL HOPPENHEIM攻读“电影制作”专业,并专注于实验电影制作。2006年因在电影媒介上的实验探索获电影学院“DE SEVE”奖(Outstanding Formal Exploration of the Film Medium)。首部实验短片“W-O-O-L”在第7届加拿大蒙特利尔艺术事件艺术展中展映(7th Annual Art Matters Festival (March 2007) Montreal, Canada)。2007年因电影制作的优秀成绩获电影学院颁发的“VISION GLOBALE”奖(Outstanding Overall Achievement in Film Production program)。
2007年纯视觉抽象电影默片《BUTTERFLY DREAM》在第10届美国波士顿地下电影节,第26届加拿大魁北克电影节Les Rendez-vous du Cinema Quebecois,第36届加拿大蒙特利尔新锐电影节36th The Festival du Nouveau Cinema,第10届加拿大维多利亚电影节Antimatter Underground Film Festival中展映。
2008-2010年获加拿大国家艺术基金会、魁北克艺术基金会、MAIN FILM电影公司FILM FACTORY项目及加拿大国家电影局支持,制作完成融合虚构、纪录与实验元素的电影短片《去大海的路上》。该片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为背景,于2008年在四川震区拍摄,在加拿大完成后期制作,历时两年。目前,该片被评选为加拿大2010年度十佳短片,并入围今年第35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Short Cuts Canada单元(35th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Sep 9-20, 2010), Short Cuts Canada program, Toronto, Canada);第39届蒙特利尔新锐电影节短片单元(39th Le Festival du nouveau cinéma de Montréal (Oct 13-24, 2010), Montreal, Canada);第29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The Canadian Images单元(29th 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0(Sep 30-Oct 15),The Canadian Images program,Vancouver, Canada);2011圣丹斯电影节国际短片单元(2011 Sundance Film Festival(Jan 20-30),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s program, Park City, Utah, United Stated)。
 
DAICHI SAITO
日裔旅居加拿大的实验电影人。DAICHI早年周游东南亚和欧洲,曾经去过中国昆明、老挝旅行。2005年毕业于加拿大MEL HOPPENHEIM电影学院,现执教于该学院。DAICHI 早年在日本大学攻读哲学,且喜爱诗歌。这给他后来实验电影的创作带来深入影响。他近年来的实验电影作品追求在抽象视觉上的诗意表达。DAICHI对视觉和声音有天赋的敏锐,这反映在他剪辑自己作品时能准确地展现影像的节奏以及与声音之间的韵律关系,在蒙太奇艺术上具有独特的个人色彩。同时,他参与创建的实验电影工作坊DOUBLE NEGATIVE在北美实验电影领域拓展出新一代实验电影浪潮。他2009年的作品《Trees of Syntax, Leaves of Axis于北美最重要的实验电影节ANN ARBOR FILM FESTIVAL上获得最佳影片奖。
 
SOLOMON NAGLER
SOLOMON NAGLER来自加拿大温尼伯格,一个具有独立电影创作传统的城市。现在加拿大哈里法克斯NSCAD大学教授电影制作。他的实验电影作品在加拿大、美国、欧洲和亚洲很多艺术中心和电影节中都展映过。例如,他的作品曾经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展映过,同时,他的作品在加拿大温尼伯格的艺术院线Winnipeg Cinematheque,蒙特利尔的Excentris Cinema卡尔加里独立电影协会及加拿大电影学会都做过回顾展。
巴黎Panthéon Sorbonne大学电影研究学者Gabriela Trujillo这么评价SOLOMON NAGLER的电影:“在他充满黑色幻想的摄影中,你能感到电影能够进入到深深的无法言说的痛苦中,那是一种黑色的辉煌。他的电影挽歌是对希伯来文化中的禁忌的展现,同时也传达给我们这个时代最亲切的诗意影像”
 
FRANCOIS MIRON
FRANCOIS MIRON从1982年起开始实验电影创作。早期的作品都专注在电影胶片上的实验。在加拿大他是实验电影技术(光学印制)OPTICAL PRINTING公认的大师。1992年FRANCOIS MIRON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获得电影硕士学位。他早期的作品主要是通过OPTICAL PRINTING在电影胶片素材上进行试验,并融合西方工业化的场景,后来他的抽象作品开始向传统的叙事转换,但还是具有很强的迷幻和超现实的特质。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在全世界发行,并且在全世界的很多影展中展映过并获得无数奖项,同时他在北美地下电影界享有很高的声誉。1993年起他在MEL HOPPEMHEIM电影学院任教。2007年他完成了他的首部国际发行的35毫米的长片“THE 4TH LIFE”。2008年他的作品“ARCADE FIRE”因杰出摄影获得了JUNO AWARD奖项。同年,他因作品“HYMN TO PAN”获得了加拿大魁北克艺术学会颁发的PRIX A LA CREATION ARTISTIQUE奖, 该电影被评为年度最佳实验电影。现在他正在拍摄一部关于先锋电影人PAUL SHARITS的纪录长片。
 
 
展映影片简介:
1 《去大海的路上》   
导演:古涛    片长:19min37’    2010年作品 黑白
《去大海的路上》是一部融合了纪录、虚构与实验元素的短片。该片以中国汶川大地震为背景,跟随一对在地震中幸存的老夫妇震后破碎的记忆和感受,呈现了在灾难频发的这个时代人类脆弱的生存状况和心灵的流浪。作者古涛在2008年震后5个月后在都江堰市进行了实地走访并拍摄了这部短片。这是一部追求纯粹电影语言表达的作品,于2010年4月在加拿大完成制作。
 
2 W-O-O-L  
导演: 古涛    片长:7min    2006年作品    彩色
以微观的方式进入到一件微小的事物里,里面都包含着不为我们所见的神秘。

3 BUTTERFLY DREAM
导演:古涛   8min   2007年作品    彩色  默片
以“庄周梦蝶”为意境,用纯抽象的影像创造出蝴蝶与蝶化的舞者之间梦境交错的迷境。
 
4 Untitled3(STONE KILLER)》 
导演:SOLOMON NAGLER     片长:5min30’    2006年作品 黑白
《untitled3 (stone killer)》是关于风景和身体之间关系的一部电影。身体与风景互相占有、分割、以及在融合中消失。这部电影是被描绘进无限地平线的一幅肖像。
 
5、《ALL THAT RISES
导演: DAICHI SAITO  片长:7min  2007年作品  彩色
“ALL THAT RISES”是一部用(SUPER 8)八毫米摄影机采用定格方式拍摄的作品,后来转到16毫米上做视觉的实验和效果。加拿大实验音乐家Malcolm Goldstein以小提琴单弦即兴演奏的方式介入影像的光影变换,创造出声音与影像的诗意关系。该电影在很多实验电影节上展映过。
 
6HYMN TO PAN
导演:Francois Miron  片长:4min30’  2009年作品“HYMN TO PAN”是一部关于身体运动的电影。FRANCOIS MIRON手持16毫米摄影机对一个舞者的运动进行片段和局部性地跟随与采集,其独到的蒙太奇创造出了属于摄影机观察到的在电影时间和空间中暗含的张力和韵律,是别于舞者之外的“摄影机的舞蹈”。

 

四川省成都市窄巷子32号 电话:028--86695671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西路85号 电话:028--85594861
版权信息:2008 ©